close

認識寶寶的語言發展歷程

育兒生活2013. 11月號 NO.282

學會說話的3種方式

方法1:模仿

王珮怡治療師認為,寶寶主要是經由模仿他人來學習語言。由於孩子會模仿在日常生活中、從別人口中經常聽到的聲音和語言,因此,大人在對孩子說話時,也要注意發音的正確性與適當的用字遣詞,這會影響日後孩子所學到的語言品質。此外,也要多留意孩子平時會接觸到的媒介文本,如:卡通、繪本…等,評估是否適合孩子欣賞。

 

 

方法2:照顧者示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語言示範對象,因此爸比媽咪應該多與孩子對話,即使面對還不會說話的小嬰兒,也可以用自問自答的方式,跟寶寶說,讓寶寶聽。

 

只單純對嬰兒不斷說話的示範效果可能不如預期,爸比媽咪在與寶寶對話時,說完一句話後不妨稍作等待,看看嬰兒對這段話的反應如何,停頓能製造與孩子一來一往的對話感覺,對孩子會有較大的幫助。

 

此外,也可以藉由繪本或帶寶寶觀看實物,以「指物命名」的方式來教導寶寶學習語言,如此一來也能增強寶寶的認知能力,幫助他連結各種事物與名稱之間的關聯性。

 

 

方法3:互動增強

你知道嗎?當78個月大的寶寶發出「ba ba」、「ma ma」的聲音時,其實只是一種無目的的聲音組合,並不代表他們真的懂得把它當成溝通的語言來使用;可是,如果在寶寶發出聲音時能夠得到父母即時的回應,就可能學習到這兩個詞彙的意義及使用時機。

 

劉秀珊治療師解釋,這是一種透過互動來增強語言學習的方式,讓寶寶知道發出這個聲音可以得到爸爸媽媽的注意,例如:媽咪就會過來抱我、爸比就會過來陪我、對我笑,這樣的鼓勵同時也會增加寶寶發出聲音或開口說話的意願。

 

 

對於學習語言的正確觀念

 

1.發展里程碑,只是參考的指標

 

王珮怡治療師首先想提醒父母,因為現在的家庭普遍都比較重視孩子,因此,如果是父母帶的孩子,多半不會有刺激不足的問題,要注意的反而是不要給自己和孩子過大的壓力,「我就有一對雙胞胎的小病人,到11個月大不會說話,爸爸媽媽就急著帶他們來檢查,其實這種情況還算在正常的範圍內,可以再等等看,不需要那麼緊張。」

 

劉秀珊治療師也指出,絕對要強調的是,每個小孩的發展速度都不相同,所以上述語言發展的里程碑,只是提供參考之用。但是,如果觀察到在1歲前孩子玩聲音、牙牙學語的行為很少,跟別人也不太有眼神接觸,不太跟人家玩,父母叫喚時也不見得會理,就建議帶寶寶給專業人員評估。

 

不要覺得「小孩總有一天會講話」,或是「男孩語言發展一定比較慢」,結果小男生2歲還不會講話,卻完全不緊張,正確的觀念和適當的警覺還是要有。

 

 

2.再忙也要花時間陪孩子說說話

 

平時要多花一些時間陪孩子玩或看書,再忙也要盡量找時間跟孩子互動,王珮怡治療師表示,可以體諒的是現代父母都很忙,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相對較少,但是總要盡量利用時間跟孩子說話。

 

「例如:幫孩子洗澡時,就是一段很好的親子互動時光,你可以跟他說說浴室裡有哪些東西、今天發生哪些事;或是在吃飯時間,跟孩子介紹一下今天吃什麼菜、怎麼做出來的、討論是什麼味道」,不要把他們交給電視、手機、電腦來安撫,現代的孩子欠缺的是與人互動的經驗,缺乏的是玩伴,所以父母要扮演玩伴的角色。

 

 

如何判斷語言發展遲緩問題?

 

一般界定標準

 

˙到2歲仍無任何語彙出現。

˙至3歲仍無任何句子出現。

˙3歲以後說話模糊不清,難以理解。

˙5歲以後,句子仍常有錯誤。

˙越長大越不說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兩個孩子的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