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年的11月底開始直到隔年的農曆過年期間,一方面是流感的流行高峰期,另一方面因為大家南來北往的乘坐各種公共交通工具移動,人與人之間接觸頻繁,只要有流感病毒藉由飛沫散播出來,很容易就造成群聚感染,在這段期間必須做好自我防護,慎防流感大流行。

 

為什麼流感病毒容易大流行?

連假往往是流感的爆發期間,為什麼流感病毒容易大流行?這是因為流感的傳染途徑主要由飛沫與接觸造成傳染。

 

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台中院區醫療副院長塗是雋指出,飛沫在空氣中是看不到的,當一個帶著流感病毒的病人(流感病毒從潛伏期的發病前一天開始就有感染力)打噴嚏或咳嗽將病毒噴出,如果這時是在公車、捷運、火車擁擠的車廂中,病菌很容易就可藉由飛沫傳播給附近的人。

 

此外,若帶著流感病毒的病人在打噴嚏、咳嗽時用手摀住自己的口鼻,這時病毒已經沾染到手上,之後再用手摸座椅把手、車廂把手、電梯開關、門把等地方或是和他人握手,這時下一個人去觸摸這些物品後再去摸自己的口鼻眼睛等處,病毒就可藉由接觸傳染給其他人。

 

連假期間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機會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也更頻繁,因為天冷待在密閉、不通風室內空間的時間增長,流感病毒的傳播會更為快速、廣泛。

 

 

「普通感冒」與「流感」不同嗎?

當出現了喉嚨痛、咳嗽、流鼻水等等症狀時,很多人會問:我是得了感冒還是流感?的確,感冒與流感初期的症狀有些類似,以致很多人無法明確辨認,但兩者之間還是有相異之處

 

塗是雋副院長指出,所謂感冒一般稱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超過一百種,像是一般常見的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都會引起感冒,因此每人每年平均會得24次。

 

感冒的症狀通常是逐漸緩和的出現,症狀包括: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咳嗽、喉嚨有異物感,有些人會出現症狀輕微的全身肌肉痛,成人感冒比較少出現發燒的症狀,但是較小的嬰兒及13歲的幼兒比較會出現發燒情況。

 

感冒是眾多呼吸道感染中最輕的一種,病程約一週會結束,患者的活動力通常還不錯,也較少出現腹瀉、嘔吐狀況;感冒的傳染力較低,通常是三三兩兩逐漸出現感冒的症狀,不會出現一大群人一起感冒的群聚感染現象。

 

流感則是由特定的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流感病毒分為ABC三型,A型病毒毒性強,且容易產生變異,較易造成區域性大流行,例如2009年流行的H1N1即屬於A型流感;B型病毒的變異沒有A型那麼大,會引起小規模的區域性流行;C型病毒的變異又更小,引發的症狀並不明顯,不會引起流行傳染。

 

流感病毒會在冬季的時候比較活躍,因為這個季節人們的室內活動比較多,人與人近距離接觸頻繁,較容易出現群聚感染的情況,因此世界衛生組織都會在每年的二月預測今年末到明年初冬季北半球流行的流感病毒株在九月時預測南半球的流感病毒株,再依據預測出的兩株A型流感病毒株與一株B型流感病毒株來製作季節性流感病毒疫苗做為預防。

 

流感的潛伏期短約1至3天病程會持續1至2週,會在被病毒感染後三至六小時內急速發高燒38℃以上),發高燒咳嗽加喉嚨痛發生的比例相當高,此外還會畏寒、打寒顫,全身肌肉痛的症狀也會快速發生且狀況嚴重,並且會有嚴重倦怠無法上班上課的情形,有的人會出現嘔吐、肚子痛的症狀,約只有三成多的人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水症狀。

 

流感患者在出現發燒症狀後就具有傳染力,流感病毒傳播率又快又強,容易同時多人出現感染,常有一人得病、全家中獎或同一辦公室一大群人一起感染的情形。

 

 

聰明辨認 流感vs.一般感冒

流感

流行時間:每年10月開始至第二年3月中

潛伏期:短,且發病迅速

發燒症狀:常見,會維持3至4天

咳嗽、喉嚨痛症狀:常見,有時會很嚴重

鼻塞、打噴嚏症狀:較少見

全身肌肉酸痛症狀:嚴重

倦怠感:表現強烈

傳染力:強,容易群聚感染

病程:一週或更長

併發症:肺炎、腦膜炎、心肌炎等

感染後的免疫力:强,約可维持8至12個月

 

 

一般感冒

流行時間:一年四季皆有可能感染

潛伏期:較長,發病為漸進式

發燒症狀:成人少見但幼兒常見

咳嗽、喉嚨痛症狀:常見

鼻塞、打噴嚏症狀:常見

全身肌肉酸痛症狀:輕微

倦怠感:輕微,多數可正常上班上課

傳染力:較弱

病程:約一週

併發症:肺炎、中耳炎、鼻竇炎、扁桃腺炎等

感染後的免疫力:弱,因病毒種類多達兩百多種,感染不同的病毒仍然會引起感冒症狀

 

 

哪些人需要注意流感大爆發?

通常幼兒、免疫系統有問題者、慢性心肺疾病者、老人及重大傷病等在罹患感冒或流感後容易出現併發症。流感常見的併發症包括:肺炎、腦膜炎、心肌炎、慢性心肺疾病惡化等等。孕婦在懷孕期間免疫力會下降,也容易受到流感病毒感染,而且多數孕婦擔心用藥會影響胎兒,所以孕婦應特別注意流感的預防。

 

 

流感對孕媽咪影響

懷孕後免疫力會下降

塗是雋副院長指出,懷孕之後免疫力會下降且整體的生理機能會改變,像是心跳加快耗氧量大、因胎兒逐漸長大導致媽咪肺部容積下降等,所以在整個孕期到產後2週(生理機能尚未完全恢復)都屬於高危險期,如果在這個期間得到流感,不但病程會拉長且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像是肺炎、呼吸衰竭等。

 

 

201410月孕婦納入公費流感疫苗

美國疾病管制局就曾在2009年統計過當年A型流感的死亡率,孕婦就佔了5%

 

不僅孕媽咪會受流感影響,胎中的寶寶也會受到影響,因為孕婦得到流感,通常會發高燒超過38,高燒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第一孕期(懷孕前三個月)是胎兒的神經、器官正在發展中,第三孕期是胎兒臉部正在發育,媽咪身體的高燒有可能導致胎兒神經管缺損、唇裂、水腦症、先天性心臟病,或是發生早產、流產的情況

 

如果是在待產時得到流感,高體溫有可能造成新生兒痙攣、腦性麻痺、缺氧或是死亡等風險。所以臺灣的疾病管制署也在201410月第一次將孕婦納入公費流感疫苗第一波接種名單。

 

 

施打流感疫苗是孕婦預防流感的最佳方法

流感疫苗是非活性病毒疫苗,也就是打入體內並不會因此得流感,施打兩週左右會產生抗體

 

國外大型研究報告指出,第一孕期的流產率(正常狀態下年輕的媽媽約有一成的自然流產率,其中大部份的原因是染色體異常,且自然流產的比例也會隨著年紀往上爬升)、早產率以及新生兒異常率都不會因為施打流感疫苗而有影響,所以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早在2010年就建議懷孕婦女在任何孕期都可以施打流感疫苗。

 

但若對疫苗的任何內容物或是對蛋過敏的人就不能施打疫苗,以免引發過敏反應。

 

不論是否有施打疫苗(就算打了疫苗約有79成的人會得到抗體),孕媽咪都應減少到室內不通風的公共場所、減少搭乘擁擠的大眾交通工具、外出回家要用肥皂將手洗乾淨、如果非得到醫院或是公共場所可以戴上口罩並儘速離開、家中有人罹患感冒或流感需離孕婦遠一點以免孕婦受到感染,此外,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均衡健康的飲食有助於抵抗力的提升。

 

 

流感對嬰幼兒影響

孕媽咪施打疫苗,讓寶寶得到抗體

流感疫苗對6個月以下寶寶的保護效果不佳,塗是雋副院長不建議6個月以下的寶寶施打疫苗,但是懷孕期母親身上的抗體是有可能會傳給胎兒的,孕媽咪因施打疫苗產生的流感抗體可以讓6個月以下的寶寶得到抗體,雖然母體的抗體可以傳給寶寶,但抗體隨著寶寶日漸成長會被代謝掉,所以寶寶長到六個月大後,就必須施打流感疫苗來預防流感。

 

不過帶嬰幼兒去醫院等待注射疫苗時,也要做好預防感染工作,建議家長可利用健兒門診的時間帶寶寶去打疫苗,因為健兒門診時間原本就是醫院專為打疫苗開闢的時段,候診的多為身體健康可打疫苗的寶寶,其次可以戴上口罩來預防,也不要讓寶寶玩醫院內的公共玩具,若去一般合約診所施打,則可先電話詢問醫師何時段病人較少,選擇病人少的時段再去打疫苗也可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勤洗手是預防流感的不二法門

除了施打疫苗預防外也需注重嬰幼兒的保健。均衡飲食和多運動是提高自免疫力的方式,再來要遠離像醫院等病毒多的地方、或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因為季節流感是經由飛沫與接觸兩種途徑傳染,飛沫傳染的距離約12公尺,少去人群聚集處自然可減低感染率

 

若一定要去醫院,也要少碰觸手扶梯幼兒玩具等公共物品而且手不要去摸眼口鼻等部位,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勤洗手也是預防流感的不二法門,正確確實的洗手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家中嬰幼兒的家長,從外面回家一定要徹底洗手,最好是將全身的衣物換下洗完澡後再與孩子接觸最佳。

 

嬰幼兒的傳染源大多是家長或家中其他成員,所以若有自費的疫苗可以施打家長也可以盡速施打,對家中寶寶來說也是多一層保障。還不會說話的幼兒因無法清楚表達症狀,所以很難分辨是得了感冒或流感,所以需要家長密切的觀察幼兒的狀況,如果出現發高燒、活動力與食慾明顯變差,就需趕快就診請醫師診斷治療。

 

 

 

塗是雋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

經歷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內科住院醫師、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家庭醫學科總醫師、中山大學附設醫院安寧療護專業人員研習

現任: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台中院區醫療副院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兩個孩子的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